在寒冷的冬日,暖氣片是驅散寒意的 “溫暖衛士”,但隨著使用時間增長,不少家庭會發現暖氣片的溫度大不如前,即便調高供暖溫度,房間也難以快速暖和起來。這背后的 “罪魁禍首”,很可能就是悄悄堆積在暖氣片內部的水垢。水垢不僅影響暖氣片的散熱效率,還可能縮短其使用壽命。掌握正確的水垢清理方法,成為讓暖氣片重煥 “活力” 的關鍵。接下來,津永邦散熱器小編就深入探討如何有效清理水垢,讓暖氣片恢復散熱 “元氣”。
一、水垢形成的原因剖析
暖氣片內部水垢的產生,主要與供暖用水的水質和使用環境密切相關。我國大部分地區的水質硬度較高,水中含有大量的鈣、鎂等離子。當供暖系統運行時,熱水在暖氣片內部循環流動,隨著水溫升高,這些鈣、鎂離子會發生化學反應,生成碳酸鈣、碳酸鎂等不溶性物質,這些物質逐漸附著在暖氣片內壁、管道以及閥門等部位,日積月累便形成了水垢。
此外,若供暖系統長時間未進行維護,系統內的雜質、鐵銹等物質與水中的礦物質相互作用,也會加速水垢的形成。而在非供暖季,如果沒有對暖氣片進行妥善保養,例如未進行滿水保養,導致空氣進入系統,加速金屬氧化,產生的鐵銹同樣會促進水垢的堆積。
二、判斷水垢堆積的方法
想要確定暖氣片是否被水垢 “侵襲”,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法進行判斷。最直觀的方式就是觀察暖氣片的溫度分布。正常情況下,暖氣片表面溫度應均勻溫熱,如果發現暖氣片部分區域溫度明顯較低,甚至出現冷熱不均的現象,很可能是內部水垢堆積,阻礙了熱水的正常循環和熱量傳遞。
其次,查看供暖系統的壓力變化。當水垢在管道內大量堆積時,會導致水流通道變窄,系統阻力增大,從而使供暖系統的壓力升高。如果發現家中供暖系統的壓力頻繁波動或明顯高于正常范圍,就要警惕水垢問題。另外,若暖氣片使用年限較長,且從未進行過水垢清理,也需將其納入水垢排查范圍。
三、不同清理方法及操作要點
(一)化學藥劑清理法
化學藥劑清理是較為常用且高效的方法。市面上有專門針對暖氣片水垢清理的除垢劑,這些除垢劑中含有的酸性物質能夠與水垢發生化學反應,將其溶解。使用時,先關閉暖氣片的進回水閥門,將系統內的水排出一部分,然后按照說明書的比例,將除垢劑加入到系統中,再向系統內注入適量清水,使除垢劑充分混合。讓含有除垢劑的水在系統內循環 1 - 2 小時,期間可適當開啟暖氣片的排氣閥,排出反應產生的氣體。循環結束后,將系統內的污水排出,并用清水反復沖洗,直至排出的水清澈無雜質為止。
需要注意的是,化學藥劑清理法雖然高效,但對不同材質的暖氣片有不同的適用性。鋼制暖氣片對酸堿度較為敏感,使用除垢劑時要選擇溫和型產品,且清理后必須徹底沖洗,避免藥劑殘留腐蝕暖氣片;而銅鋁復合材質的暖氣片耐腐蝕性較強,可選擇清潔能力稍強的除垢劑,但同樣要注意沖洗干凈。
(二)物理清理法
對于輕度水垢堆積的情況,物理清理法是不錯的選擇。物理清理主要通過拆卸暖氣片進行手工清理或使用高壓水槍沖洗。手工清理時,先將暖氣片小心拆卸下來,使用軟毛刷、塑料刮刀等工具,輕輕刮除暖氣片內壁和管道內的水垢,注意不要使用金屬工具,以免刮傷暖氣片內壁。刮除完畢后,用清水反復沖洗暖氣片內部和表面。
使用高壓水槍清理時,需將高壓水槍的噴頭對準暖氣片的進水口,利用高壓水流的沖擊力,將內部的水垢沖刷出來。物理清理法雖然操作相對繁瑣,但不會對暖氣片造成化學腐蝕,尤其適合對化學藥劑敏感的暖氣片材質。不過,拆卸和安裝暖氣片需要一定的專業技能,建議由專業人員操作,避免因操作不當導致漏水等問題。
(三)磁化除垢法
磁化除垢是一種較為新穎的物理防垢手段,可作為日常輔助清理方法。通過在暖氣片的進水管道上安裝磁化器,利用磁場的作用,改變水中鈣、鎂離子的結晶形態,使其不易附著在暖氣片內壁形成水垢。雖然磁化除垢不能直接清除已有的水垢,但能在一定程度上減緩水垢的生成速度,長期使用可有效降低水垢清理的頻率。
四、日常預防與維護措施
除了定期清理水垢,日常的預防和維護同樣重要。在供暖季開始前,建議對供暖系統進行全面檢查,包括查看管道連接是否緊密、閥門是否正常工作等,同時可請專業人員對系統進行簡單的沖洗,清除管道內的雜質。在供暖過程中,避免頻繁開關暖氣閥門,防止水流沖擊導致管道內的鐵銹、雜質脫落,加速水垢形成。
非供暖季,嚴格按照滿水保養的方法對暖氣片進行維護,減少空氣進入系統,降低金屬氧化和水垢產生的風險。此外,若所在地區水質硬度較高,可考慮在供暖系統前端安裝水質軟化裝置,從源頭上減少水中的鈣、鎂離子含量,從根本上預防水垢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