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暖散熱器行業在當前形式下的危機和契機
大部分中國企業今年都已難逃原材料價格不斷上升、人民幣升值、市場需求量減少、勞動力成本遞增、貨幣供應緊縮等等的“厄運”。企業在難以逼仄的利益空間中騰挪,“刀砍繩索”下,他們被推入漩渦之中。包括我們一些中小散熱器企業生存危機也受到嚴重挑戰,關張、轉產聲不絕于耳。
然而,依筆者所見,此次一些中小散熱器企業的“生存危機”,應蘊含著較豐富的含義,“技術洼地”、“創新缺失”、“資金匱乏”、“利潤侵吞”、“競爭脆弱”,這些“建立在沙灘上的經濟”的警示似乎成為并不刺耳的詮釋。另外不斷有地板采暖、中央空調、地源熱泵等多種供暖方式對散熱器企業的分食和挑戰,多數散熱器企業遭遇窘迫的市場局面。
此情此境,采暖散熱器委員會幾位主要主任、副主任領導,穿梭于山西太原、山東高密、河南鄭州等地,頻密走訪,一方面與企業研究新政策、新市場條件下,應著手應對的戰略;另一方面為采暖散熱器委員會10月份會員大會做綜合的市場調查研究。采暖散熱器委員會十分贊同太原關閉年產500萬片以下的小鑄鐵散熱器廠。“污染嚴重,能耗高、效益低的狀況,必須得以治理,走出‘資源換增長’的怪圈,順應國家的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社會發展,是全行業健康、可續發展的重要指導思想”。宋為民主任在與山西鑄鐵散熱器企業座談時如是說。
“危機”和“契機”總是相伴而行,太原市堅持淘汰高能耗、高污染,實現增產、減污、增效的目標,從短期的陣痛中必然帶來將來可持續、健康發展的無限商機。淘汰一批競爭力脆弱的散熱器生產企業也是市場之必然,優勝劣汰為市場法則。筆者一直主張在今外部環境吃緊下,散熱器企業應主張集約化營銷戰略,通過植入現代化的精益生產、柔性制造、ERP等現代化管理手段,向企業內部挖潛,提升散熱器企業的運行效率,沉舟側畔千帆過,在國家可持續發展政策、環保政策等方向下,依據還需較長時間可能改善的水系統條件,“削足適履”。生產和銷售契合適用水系統條件的產品。摒棄“產品銷售”,提供“系統解決方案”。散熱器的企業成員間應依賴各自企業的優勢和條件,開發適合本企業的優勢和利基市場,尋求和鞏固本企業在細分市場的優勢地位,根據市場動態研發適合系統條件,匹配價格的產品。從近期采暖散熱器委員會命名的包括金海鋁制散熱器、圣春鑄鐵散熱器等一批研發基地,足以看出采暖散熱器委員會在傾心著力培育細分市場領域的骨干企業。
雖有危機起伏,而近期新生大鱷沃德散熱器企業,覬覦由于鐵礦石漲價,可能引發的工程市場材質份額的變化,持已“技術注冊”20年的2.5mm超壁厚的鋼制產品和超強進風的對流器進軍“工程市場”。在近期北京召開的“沃德奧宴•璀璨珍享”的新聞發表會上,他們誓言將攜全國優秀散熱器經銷商在中國建設建材市場研究院“采暖散熱器廠商聯銷體”的框架下,實現與散熱器經銷商在“轉型”中的共贏。
如果說前十年的新型采暖散熱器的發展有很多“機會驅動型”助長的話,那么未來10年將可能完全由有效競爭、高度競爭來支撐。“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未來行業的品牌集中度將有進一步的提升,在隨著“國家免檢”門檻及不久的“環境認證”、“中國名牌”的待批企業出現,未來采暖散熱器經濟一定會強者更強。去年北海•散熱器常委會上一向較溫和的努奧羅陳國華總經理所述的隨著他的“長興基地”竣工投產,充分運用“價格屠刀”的經營策略,再加上較長產品線的豐富,努奧羅的新一輪行業攻勢即將拉開,這似乎已經發出作為一個強者的競合市場宣言。
競爭方能進步行業,大環境的生存危機實則上是在助力科技型、骨干型企業快速發展。完成從“散熱器生產大國”,向“散熱器生產強國”的蛻變,散熱器企業不斷創新營銷,構建系統品牌戰略,堅持不懈地在“創新、品牌、文化、和諧”的行業新八字指導思想下,健康、快速、穩步的發展,未來采暖散熱器行業一定會更加精彩紛呈。